http://www.hiradio.net/images/action/124_hiradio.html

Friday, January 13, 2006

所謂[反生產行為] - 好自私膚淺的人類式分類法!

明報:港員工反生產行為普遍

東方:九成僱員辦公時間辦私務

小解說:COUNTERPRODUCTIVE BEHAVIOR AT WORK

首先,為何定義為"反生產行為"? - "只有11%的香港員工未曾做出只對自己有利但對公司及同事沒有好處的行為。" 好自私膚淺的人類式分類法,對人有害的就是害蟲,有益的就是益蟲?何為好處?何為壞處?把不同類型的行為拉在一起來算(偷盜財物和用影印機印私人物件),太扯了吧!要是員工都能按本份完成所有工作,對公司的實際損失其實有多少?

除了能源損失 – 有友人的公司已想到法子了,例如每部電腦只限上網每次約10分鐘,時限到便自動offline...(當然也有想他們專心工作的理由在內)

報章的報導亦過於簡化,"反生產行為"絕不是說一句對誰有利沒利就解說得了的,Counterproductive Behaviour有級數之分,論"傷害性"而言,"說是非"可以是純粹同事間的"八卦",也可是散播惡性謠言,影響士氣或工作進度,兩者大不相同!

所以,問卷題目設定得清不清楚,亦值得深究。

調查應是以人數為單位的,員工的行為 :"打私人電話(佔88%);用公司影印機(81%);講同事是非(79%)。" 是數量,不是時間,沒人用88%工作時間打私人電話等等罷 – 哪種叫冗員。

"員工對工作缺滿足感或對機構不滿有關" - 這個才是重點,有滿足感的通常會在完成本份工作之餘思考其他的業務發展方向,又或投入工作度大大增加,有助公司業績。相信中大心理學系的調查是一番好意,不過對僱主來說,賺不夠就等於蝕錢,恐怕他們的着重的不會是這點。

其實以上行為等於學生於於break時玩玩遊戲,吃吃小食,甚或在課堂上搗一點蛋一樣,不能要求每間公司都有Google的胸襟(20%自由時間予工程師們進行自己認為有價值的研究,Google旗下眾多產品就是由此而來的),但至少應給員工在能完成工作的前題下輕鬆一下吧!何况鬆馳一下,對工作動力亦有幫助。

"反生產行為"這名詞太"僱主本位"(from the organization's perspective),反對!

學者呀學者,別國創了一種理論你們就只會跟從,把定義全盤接收認同?

- 好奇怪,<<明報>>的報導是"學者建議公司正視員工對作缺滿足感或對機構不滿度",<<東方>>卻是"調查學者建議僱主加強處罰這些僱員"?? - 從強調某事項也可見報章立場也。

為什麼有這麼多"呀媽係女人",充滿前設性,又解釋得過份簡單的調查?


題外話:

怪不得Dilbert漫畫說,公司間隔像單人囚牢...

調查中的選擇有沒有在工作中blogging在內?外國是有的。

深信即使一星期五個工作天大行其道,結果仍會一樣。

哪11%員工,我敬重你們!

3 comments:

Anonymous said...

真奇怪, 這批專家們要人關注甚麼呢. 難道要杜絕所有"反生產行為"就叫健康.
最怕這種泯沒人性的計算. 世界上有那麼多令人厭惡的工作與令人厭惡的僱主,
所謂"反生產行為"只不過是正常人平衡心理的策略而已
假如連這點喘氣空間都沒有, 恐怕對公司也沒有好處.
僱主用錢買僱員的時間, 僱員以空間換取時間, 辦點私人事務,
盜用一點公司資源, 說說是非減壓, 對公司來說其實相當划算~

那11%的員工, 可能相當投入工作, 也可能可憐得毫無空間...
(哎呀, 我在辦公時間看你的BLOG, 罪過罪過...)

Anonymous said...

這個研究確是神經。

Anonymous said...

博主的言论我非常赞同。不知博主是大陆的还是香港的,不过我个人认同这个所谓的“反生产行为”调查就是“资本家”的言论,这些学者就是所谓的帮凶,让黑心的资本家剥削员工又有了理论依据。